來源:中國汽配城網
近年來,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迅猛,特別是轎車產業,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全球眾多知名汽車廠商的目光,這些企業紛紛來華投資,憑借這些跨國企業提供的技術、硬件,以及產能上的保障,中國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成為全球知名的汽車生產國。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也為汽車電子產品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市場,未來汽車發展還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,汽車電子類產品則也會越來越產品多樣化,需求也會越來越大越廣。那么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,有哪些是流行的趨勢呢?
趨勢一:4G大屏套框車機的不可阻擋
大屏套框的開模速度驚人——在現有套框160款已覆蓋主流暢銷車型的基礎上,以每月30-50款新品快速遞增,期間將突破230-260款。
這已經不是輕松生產和靈活備貨的簡單比較,而是一種潮流的鋪天蓋地,全民“套框”將是2017年汽車電子后裝市場的壯闊風景。
趨勢二:記錄儀在大貨車領域茁壯生長
行車記錄儀在乘用車領域的競爭讓企業處在水深火熱的紅海里,這是從“1到N的生意,當市場無法進行良性復制繁衍,就會讓人備受煎熬,想要尋找出路。
當大貨車后拉的高清攝錄及傳輸,能夠輕易的延伸到20米甚至更長時,曾經阻礙行車記錄儀在大貨車領域發展的技術及成本瓶頸不復存在。
當“瓶頸”消失,大貨車1500萬輛的保有量,以及“車輛監控、事故還原、掃清盲區”的迫切需求,提供了足夠肥沃的土壤讓行車記錄儀在這一從“0到1的市場,茁壯生長。
趨勢三:智能后視鏡的“全屏時代”
應該不止一個人這么認為——智能后視鏡的發展掣肘之一就是屏幕太小。
作為汽車的專用“手機”,智能后視鏡的發展也如手機一樣,在功能加減法意義不大的情況下,用戶體驗被日益重視,除了把功能精益求精之外,多媒體的大屏、全屏顯示成為趨勢。
并且,在凱迪拉克等整車廠的高端示范下,“全屏高清流媒體電子后視鏡”也將助智能后視鏡成為4G大屏車機潮流下的另一個“大”的存在。
另外,《網約車新規》要求的車內監控也將帶動后視鏡“前后+車內”三攝像頭的趨勢發展。
趨勢四:胎壓監測的有機整合
預計2017年中國TPMS(胎壓監測)裝備率有望突破20%,市場需求將超過600萬套。隨著政策的強制要求,這個相對較早的市場預估很有可能低于實際銷量。
但是,術業有專攻,能夠把胎壓產品做好的應該還只是原有的那幾家“專注企業”。不過,這并不妨礙胎壓監測在2017年的全行業鋪開。
除了有點實力的廠商推出自屬品牌的胎壓監測產品之外,更多的廠商會將胎壓監測整合到“大屏車機”、“智能后視鏡”甚至“行車記錄儀”等車載電子產品中。
強制政策的護佑,胎壓監測在未來幾年的前景都毋庸置疑。不過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可想而知。正可謂,景可期,錢難賺……
當然,除了上述幾大趨勢產品,汽車電子行業后裝市場還有不少值得關注的產品。比如,360全景。不過如果安裝的繁瑣沒辦法得到改善,車主安裝360全景的積極性也難以調動。相對的,在這種掃清盲區的需求背景下,能夠與車機和行車記錄儀靈活搭配的單個攝像頭倒是值得關注,例如“右視盲區系統”。
另外,備受關注的“電動尾門”也是不錯的產品。不過,在使用率沒有提升、價格沒有下降的前提下,好像前裝比較適合它們。